——曹杨附校举行职初教师座谈会
为加强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更好的促进职初教师在育德能力、专业成长等方面有良好的提升与发展,曹杨附校于1月17日举行了2023年度的职初教师(三年内教龄)的座谈会。会上,学校领导及各行政部门负责人倾听了大家的心声,了解新教师的诉求并给予了回应。
角色互换 适当共情
入职五年的龚胡蝶作为过来人向职初教师们分享了她的心得体会与有益经验。针对如何克服内心的茫然焦虑,她提出了三点建议:紧跟师父、乐学愿学、踏地而行。她鼓励大家认真地去做每一件事,保持精神愉悦,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本身就是一名“职初人”的盛思晔也提到了要调整心态,学会从学生身份到教师身份的转变,懂得换位思考,和家长、学生适当共情。遇到任务的时候可以化整为零,分步完成。
取悦自己 知而后进
教导室主任贺一春告诉大家,成为教师后,面对教学任务和学生,既要有信念又要有方法。她分享了如何获取、筛选好的教育资源,使课堂更加专业化、精彩化,从而站稳课堂;从抓学习习惯、找错题原因、课堂管理等角度进行日常渗透;打造专业、让家长放心的人设。勉励青年教师从阅己、越己进而悦己。最后寄语新教师,要知不足而后进,望山远而力行。
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政教室主任严雪梅分享以自己入职之初的故事与青年教师共勉。她提出年轻人要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实践中磨炼,在求索中提高,在热爱中燃烧。只有在一次次艰辛的磨砺过程中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学会微笑 提升思维
党支部副书记顾红霞鼓励青年教师做一个有意思的老师。她以《繁花》为例,倡导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提出学会微笑就是最好的教育。她希望青年教师能够具有从“不想做”变为“我要做”的成长思维,从“完成了”变为“再想想”的复盘思维,把“我不行”变为“我试试”的突破思维,以此来不断优化自己。
适合教育 快速成长
最后,党支部书记、校长俞晓瑾谈起了自己的从教之路,以亲身经历告诉青年教师应该如何开启教师职业生涯之门,又该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教师。他以普陀教育倡导的“适合教育”理念为例,告诉青年教师作业设计也要适合,有分层设计的意识。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就是教育适合的一个标志。他提出理论学习要和具体的课相结合,先虚后实,要先全方位地向老教师学习,再找寻自己适合的专业成长之路。
通过此次职初教师座谈会上交流学习,青年教师们感受到了学校对于他们的关心关爱,这也让大家对于自己的成长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正如会上提到的“心里要有学生,脑子里有方法,肩上要有责任,手里要有活干”,2024,每一个人都要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