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空间 > 正文
倾听“新”声音 共遇“欣”成长
——曹杨附校举行职初教师座谈会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28日   

为加强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更好的促进职初教师在育德能力、专业成长等方面有良好的提升与发展,曹杨附校于117日举行了2023年度的职初教师(三年内教龄)的座谈会。会上,学校领导及各行政部门负责人倾听了大家的心声,了解新教师的诉求并给予了回应。

角色互换 适当共情

入职五年的龚胡蝶作为过来人向职初教师们分享了她的心得体会与有益经验。针对如何克服内心的茫然焦虑,她提出了三点建议:紧跟师父、乐学愿学、踏地而行。她鼓励大家认真地去做每一件事,保持精神愉悦,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本身就是一名“职初人”的盛思晔也提到了要调整心态,学会从学生身份到教师身份的转变,懂得换位思考,和家长、学生适当共情。遇到任务的时候可以化整为零,分步完成。

取悦自己 知而后进

教导室主任贺一春告诉大家,成为教师后,面对教学任务和学生,既要有信念又要有方法。她分享了如何获取、筛选好的教育资源,使课堂更加专业化、精彩化,从而站稳课堂;从抓学习习惯、找错题原因、课堂管理等角度进行日常渗透;打造专业、让家长放心的人设。勉励青年教师从阅己、越己进而悦己。最后寄语新教师,要知不足而后进,望山远而力行。

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政教室主任严雪梅分享以自己入职之初的故事与青年教师共勉。她提出年轻人要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实践中磨炼,在求索中提高,在热爱中燃烧。只有在一次次艰辛的磨砺过程中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学会微笑 提升思维

党支部副书记顾红霞鼓励青年教师做一个有意思的老师。她以《繁花》为例,倡导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提出学会微笑就是最好的教育。她希望青年教师能够具有从“不想做”变为“我要做”的成长思维,从“完成了”变为“再想想”的复盘思维,把“我不行”变为“我试试”的突破思维,以此来不断优化自己。

适合教育   快速成长

最后,党支部书记、校长俞晓瑾谈起了自己的从教之路,以亲身经历告诉青年教师应该如何开启教师职业生涯之门,又该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教师。他以普陀教育倡导的“适合教育”理念为例,告诉青年教师作业设计也要适合,有分层设计的意识。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就是教育适合的一个标志。他提出理论学习要和具体的课相结合,先虚后实,要先全方位地向老教师学习,再找寻自己适合的专业成长之路。

通过此次职初教师座谈会上交流学习,青年教师们感受到了学校对于他们的关心关爱,这也让大家对于自己的成长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正如会上提到的“心里要有学生,脑子里有方法,肩上要有责任,手里要有活干”,2024,每一个人都要做更好的自己!

 

青年教师谈体会:

 

彭林芳: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为教师,要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心底的根。我时常告诫自己,老师摆烂是关乎到所有学生的事,要把“为人师表,立德树人”时刻放在心中,让自己的教职之路越走越顺、越走越好。

 

李娇: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还要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青年教师成长的过程中要始终做到爱学生、爱岗位、爱学习,才能拥有高尚的师德师风,筑起师德师风的光环。我会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继续努力,一路成长。

 

盛思烨: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态度,不断寻求进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关注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用兴趣带动他们。个人成长上,要在每次挑战中寻找方法,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做一个有思考、有成长的老师。

 

贾静静:这次职初教师座谈会带给我颇多感触。最大的感受是:只有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爱,才能真正走近学生,才能发现学生所思所求。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教师,我深刻意识到,教学水平是站稳讲台的关键,在专业上应保持成长型思维,工作上多复盘思考,生活中保持热情,昂扬向上。希望自己时刻保持热爱,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照亮学生前行的路和自身发展之路。

 

山静:作为一名新进老师,半年的工作经历中有困惑也有幸福。今天的交流会让我感受蛮深,经验的分享对我很有帮助,也为我的职业发展指引了方向。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教学教法,摸索教育规律,在学习中力求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特色,也许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会勇往直前。“做老师不做班主任不算做老师”,我也希望早点能体会到这一句的含义。

 

江雨琪: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担当的人。我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待工作要有积极的态度,调整自己的心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面对繁杂任务不逃避不抱怨,保持对工作的热爱。

 

范迪窈:作为职初教师,我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关心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要积极主动的汲取他人所长,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找准重、难点。还要多注重自己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朱展豪: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唯有热爱,才能激励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怕险阻,不断探索;唯有站稳讲台,才能成为学生、家长心目中的真正的靠谱好教师;唯有真诚关心,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坦途。年轻不只是一个标签,我们要敢于走出舒适区,勤恳钻研,不断创新,丰富知识储备,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未来的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当将上下而求索,不负教师之使命!

 

张优奕:今天的职初教师座谈会让我认识到,站稳课堂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任务。我们要脚踏实地,乐学愿学,积极吸收老教师的经验。也要信念坚定,融情育人,做到“对待学生用真心,解决问题有耐心,日常生活得细心,始终如一责任心”,切实履行适合教育的理念,在求索中提高,在热爱中燃烧。

 

周敬尧:“热爱、坚持、突破”是这次座谈会给我印象深刻的关键词。保持热爱是开启教育的万能钥匙,认定正确的道路,不断向上,取得突破,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除此之外,也要灵活机动,任何事情都要学着有备案、有协调,才能更好的成长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施昂:心中有爱,自然能感染学生,而学生的热爱与反馈,也能激励我进一步的成长。作为职初教师,面对各类挑战,我始终坚信一定有方法可以借鉴,一定有路径可以跨越。怀揣对学生的爱、对学科的爱、对工作的爱,坚持不懈“以我力”去“尽吾志”。

 

邵倩雯:此次座谈会,听了超多的干货分享,学到了很多站稳课堂的方法。在面对复杂任务是要学会化整为零。此外,还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寻求好的解决方法。我将努力学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教师,承担起相应的教学职责。在教学过程当中体现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总能水滴石穿。

 

张璇:教育,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爱与责任的传递,今天的座谈会让我收获颇丰。我深知自己在传道受业解惑的路上还任重而道远,我想以后要从几方面提高自己: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要谨记以人为起点,以人为终点,做一个给予孩子温暖和鼓励的老师;做一个“被崇拜”的老师。作为新教师,要深耕教学一线,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用行动实践“专业靠谱是最低成本的社交方式”。我深知自己距离一名成熟优秀的的老师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被崇拜”将会成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金之赟:一名新教师光有信念还不够,更重要的是需要掌握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今后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提升教学能力,永远做一名学习者。在日常教学中既要重视课堂管理,也要注重习惯培养,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同时对于学困生尤其要多关心,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班主任工作上我要学习沟通技巧,善于和家长、学生打交道。我会以积极地心态应对各种挑战,突破自我!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