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曹杨附校2024年区级立项课题现场开题报告会
2024年11月14日下午,上海市曹杨中学附属学校召开2024年区级立项课题开题会。本次开题的有区一般课题《树人”课程引领下家校社协同的“大思政课”育人机制研究》和个人课题《初中物理“问题化”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案例研究》。开题会邀请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黄复生博士,闵行区教育学院家庭教育德研员、闵行区家庭教育学科带头人李伟,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科研员陈进等。会议由学校科研室副主任殷雪梅主持,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俞晓瑾和2个课题的主要成员参与了会议。
会议开始,俞晓瑾致辞,对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就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现状做了介绍。随后的区一般课题《树人”课程引领下家校社协同的“大思政课”育人机制研究》说明中,主持人,学校党支部专职副书记顾红霞从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创新之处、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调查问卷反馈结果中发现的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学校基于工作的背景和基础,把握方向和原则,以德育顶层设计——“树人”课程作为抓手,以“校家社”协同为途径,着手进行“大思政课”育人机制的研究,促进思政教育。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并给予了指导意见。黄复生认为本课题的亮点是抓住“大思政课”、“家校社协同”等社会关注的热点进行研究,前期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开展课题。他建议聚焦于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上,开展大思政课机制研究。
李伟认为,该课题开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学校在大思政背景下开展这样的研究,表示非常赞同,同时建议将研究重心放在育人机制研究上。
陈进认为本课题的语言论述都是比较成熟的,已经经过反复修改。建议对核心概念“大思政课”进一步进行明确阐述,以学校的思政教育为方向,以树人课程解决大课堂的问题,以家校社协同作为大平台、大师资的问题,并将“树人”课程和“家校社协同”作为大思政教育的两种机制来开展研究。
随后,个人课题《初中物理“问题化”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案例研究》主持人余艳介绍了以初中物理“问题化”作业设计为核心点,开展基本策略与方法、实施模型的研究,助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专家认为余艳老师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并且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朴实、接地气,适用于一线教师,能将作业设计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建议中提到将课题内容再丰富,可以考虑增加问题化作业分类,明确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评改,总结出策略方法、设计模型等。
展科研引领之翼,拓专业发展之路。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在何方?路就是——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科研!三位专家高屋建瓴解疑惑,拨开云雾见日出,相信在专家团队的智慧引领、学校的鼎立支持,以及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课题研究一定能卓有成效,成为学校发展的新的动力源和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