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杨附校学子赴湘开启红色与艺术研学之旅(二)
触光·广电星城探未来
湖南研学第二日,师生于晨光初绽之即前往现代传媒高地——湖南广电中心。
在七彩盒子创意空间,巨型环幕演绎着数字艺术的奇幻浪潮,学生们驻足《乘风破浪》节目实景舞台,触摸聚光灯下的科技温度。虚拟演播厅内,一场“我是小主播”实战演练如火如荼:绿幕前手势翻飞,镜头中气象万千。当导播台切换出学生自主编排的“湖湘研学特别报道”,欢呼声瞬间点燃演播大厅。“原来新闻里的光影魔法是这样诞生的!”少年们指尖划过实时渲染系统,传媒人的匠心与创新精神在此刻具象为跳动的数据流。
问道·岳麓碑林印真知
午后骤雨初歇,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迎来求索的脚步。
穿过“惟楚有材”的巍峨门额,历史导师在讲堂“实事求是”匾额下展开沉浸式课堂:“朱张会讲为何能穿越千年?答案就在这些碑刻的勾捺之间!”学生们俯身拓印古碑,墨香混着雨后青草气息漫过指尖。
行至爱晚亭,恰逢云开雾散,漫天霞光倾泻于重檐碧瓦,少年们临风诵起“停车坐爱枫林晚”,亭角铜铃应和着书声,将杜牧的诗意与革命先驱“指点江山”的豪情交织成青春的和鸣。
溯史·素纱禅衣启玄门
第三天,征程聚焦文明密码的破译。湖南省博物馆内,T型帛画轻展两千年前永生之梦,素纱襌衣的0.8毫米经纬引得学子屏息惊叹。“辛追夫人的云纹漆奁,竟是古代版‘化妆包’!”考古导师的妙解引发阵阵笑声,马王堆的时空之门在少年惊叹中轰然洞开。
承艺·湘绣银针续春秋:
转赴湘绣博物馆,非遗传承人银针引彩线,在缎面勾出芙蓉绽蕊的神韵。学生们指绕丝线体验“鬅毛针法”,纤毫毕现的狮虎在绷架上渐显威仪。绣娘笑赞:“上海小囡的巧手,绣得出湖湘魂!”
铸魂·师范旧址燃薪火
当天旅程的落笔在第一师范旧址。青砖教室中,毛泽东青年时期“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箴言仍墨迹淋漓。历史老师轻抚井栏讲述“冷水浴”故事,少年们列队重走大礼堂台阶,聆听伟人们的故事。带队教师以“三个追问”引导学生深化思考:从书院楹联看治学精神,从陶器纹饰读文化自信,从伟人足迹悟使命担当。夜幕中,长沙城的灯火渐远,但湖湘大地的精神星火已在少年心中点燃。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终将化为砥砺前行的力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春血脉中永续奔流。